科幻作家艾萨克·阿西莫夫(Isaac Asimov)在 1942 年的短篇小说《环舞》(Runaround)里提出的著名的机器人的三定律(Three Laws of Robotics):
第一定律: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,或通过不作为伤害人类
第二定律: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给予的命令,除非该命令违反第一定律
第三定律: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,机器人可以保护自己
阿西莫夫的三定律并不是真实的技术规范,而是一种文学创作,但是却对现实世界的机器人学和 AI 伦理讨论产生了深远影响,启发了关于 AI 安全性、伦理设计和责任归属的思考。
今天的 AI 开发中,虽然没有直接采用三定律,但类似的原则(如“以人为本”“透明性”)常被提及,尤其在可信 AI 的背景下。说到可信 AI,有必要先做一点补充说明。
可信 AI(Trustworthy AI),目的就是让用户能够信任 AI 系统,放心地将其用于决策或日常生活中,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风险和负面影响。怎么做到的?如果套用机器人三定律,我们似乎应该这样对人工智能开发提出追问:
安全性:如何确保 AI 不会直接或间接伤害人类?
服从性:AI 是否应无条件服从人类指令?
自主性:AI 如何在保证有自主能力的同时,也受限于人类设定的边界
要回答这三个问题,就需要在设计、开发和应用 AI 的时候,要能做到可靠性、安全性、透明性、公平性、可解释性和隐私保护。既要透明,又要隐私保护,这种既要又要的讲法即便到了技术开发领域也是被人唾弃的,但是没办法,这就是真实的需求。
怎么办?让 AI 继续前进,用加密技术,让可信 AI 再上一层楼,甚至,可以应用在区块链之上。为什么?区块链天然具有公开性、透明性,这本身就和 AI 的数据敏感性起冲突。所以这里有个小心机,你如果看到了哪个项目在吹自己在区块链上搞 AI,先看看它如何处理数据加密,如果这都处理不好,那么大概率,也是个蹭。
一提到加密就让人头大,技术太复杂了,全是数学公式,名词也是每个字都认识,连起来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。且听我用最通俗的语言的来理解,当然,我也是半吊子,这里的加密技术需要真正的科学家来解释。
首先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零知识证明(Zero-Knowledge Proof,简称 ZK),一度因为 zks 反撸被大家翻译成“零智商证明”。单独来说这个技术,的确是密码学上非常牛逼的存在,它主要被用于对特定命题进行验证,在不泄露细节的情况下证明事实并输出真或者假的结果。
核心就是,不泄露细节。
举个例子。我想证明一个钱包地址属于我,但我不想告诉任何协议、链我的密码和账户细节,怎么办?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 ZK 来完成验证,最终会给你一个 yes or no 的结果。
另外一个最近被讨论非常热的加密技术是全同态加密(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,简称 FHE)。又是一个极其拗口的词语,晦涩且难懂,但没办法,技术命名者往往都是技术极客,真的理解起来挺难的。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,可以总结是:
在加密状态下进行运算并输出加密的结果。
这是人可以理解的话吗?我继续解释。传统加密方法(如 AES 或 RSA)在数据加密后,如果需要处理数据,通常得先解密,处理后再重新加密。而 FHE 的独特之处在于,它支持对密文(加密后的数据)的直接运算,且运算结果与对明文(未加密数据)进行相同运算后加密得到的结果一致。
也就是说,你给我一个谜语,我不用知道答案,就在你的谜面上做文章,然后把结果继续以谜面的形式输出,只有知道谜底的人才能查看。
这个技术现在被称为加密技术的圣杯,因为它的出现完美解决了上面提到的问题,即如何在保证透明性的情况下保护隐私。FHE 的概念最早由 Craig Gentry 在 2009 年提出,此后学术界和工业界(如 IBM、Microsoft)持续改进算法,比如基于 CKKS、BFV 或 TFHE 方案。
有哪个项目是使用全同态加密(FHE)并践行可信 AI(Trustworthy AI)的区块链项目?还真有,这个项目就是 Mind Network,发币了吗?能撸吗?先聊聊他们基本情况。
Mind Network 定位是链上智能体的基础设施,赋能开发者实现完全加密的区块链网络。Binance Labs、Hashkey、Animoca Brands、Chainlink 等投了 1250 万美元,另外还获得了以太坊基金会资助。Mind Network 也是 DeepSeek 集成的第一个 FHE 项目,给开源模型提供加密推理支持。Swarms 已经与 Mind Network 合作,搞了 AI 多代理协作系统,ai16z、vana、spore 也都合作上了。
这里还要插播一个技术名词“HTTPZ”。
我们已经很熟悉“http”和“https”,“http”是Web2互联网早期的基础协议,但都是明文传输,安全和隐私堪忧,在 Google 等大公司倡导下“https”逐渐取代“http”称为通用协议,但中心化的隐私和安全问题依然没有解决。
“HTTPZ”则是在 FHE 技术背景下产生的新协议,它可以在保持加密状态下对数据进行计算,实现端到端的安全传输。AgenticWrold 正是在这个协议下称为 AI Agents 的共识基础。
而“HTTPZ”的提出又诞生了一个有趣的话题:加密主权。如果去中心化账本和去中心化智能融合,那么在“HTTPZ”时代生存的数据公民就被称作 CitizenZ。
CitizenZ 的概念来源于弗里德里希·哈耶克关于自由市场的理念,以及里斯-莫格和戴维森在《主权个体》中提出的原则。哈耶克主张最小化外部控制,最大化个人选择的自由。《主权个体》进一步强调了在所谓“信息时代”(与智能时代非常相似)应用这种自由的重要性。
到底怎么理解 CitizenZ 呢?其实也简单,就是每个人对个人言论、数据、资产和其他数字财产拥有绝对控制权。而这些主权必须遵循:
去除中间人:参与权利,如投票,不需要第三方中介
无需信任的安全性:系统安全性基于密码学,而非实体
透明度:完全可验证的流程,基于区块链,不受篡改影响
主权控制:个人完全控制诸如财产、数据和投票等基本权利
就以公民投票为例,如果是 CitizenZ 在未来基于区块链和 AI 进行投票,和现在相比,有什么变化呢?
可验证:使用零知识证明验证投票有效性,而不透露选民身份
加密计票:采用同态加密进行加密计数,确保投票的公正性
防篡改:块链提供不可篡改的投票记录,确保透明度
不难理解为什么 Mind Network 能连续获得以太坊基金会的资助:当底层技术逻辑逐步落地,我们就可以开始探讨更深层次的范式与秩序,甚至实现哈耶克和戴维森的思想,为 Agentic AI 生态构建提出一整套哲学基础。
除了给行业项目提供基础设施,Mind Network 还首先在 BNB Chain 和 MindChain 上搭建了一个“理想国”—— AgenticWrold。这是一个多链的,围绕训练和协作的智能体经济体系,通俗理解,就是 Mind Network 搭了一个 Agent(智能体)的社会,甚至有学校和企业,让 AI 从学习到赚钱,一站式成长。
在这里,用户通过质押代币可以创建自己的 AI 智能体,通过基础中心学习,智能体可以不断成长并获取奖励。等你的智能体成长到一定阶段,就可以去做任务、打工赚钱了,如果你对它表现不满意,可以“杀”了它,取回质押资产(可怕)。
发现了没有?其实这个是一个设定目标后自运行的系统,底层都是上面讲的技术。
MindChain 是专为 FHE 验证量身定制的 Rollup 链, 能够处理大数据并实现快速结算、交易的同时仍保持高安全性。MindChain 通过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,可以为更广泛的源链提供远程质押支持,确保质押过程的可信度。
现在这条链已经进入代币化阶段,空投已经发放完毕。11.71% 的 $FHE 总供应量将用于空投,低保能至少获得能至少 10 个$FHE,现在已经开放了 staking,最高能拿到 400% 的 APY。
昨天已经在 Binance Wallet 完成打新,超募 170 多倍,现在在 Binance Alpha,Kraken 和常见的交易所已经开放交易。